文艺界的清史题材之“热”,已经持续相当一段时间了,由小说而戏剧而影视,众人拾柴,你追我赶。影视剧凭借着其特殊的传媒之便,热度的窜升更快。打开电视,每每可见光灿灿一片顶戴花翎,从“戏说”到正史,上至王公大臣,下至太监平民,无所不包。“清史热”营造了荧屏的热闹,而“清史热”中存在的问题也引起了专家们的关注。为此,记者李韵采访了清史研究专家爱新觉罗·毓(恒去忄改为山字旁)。
问:影视界的清史热潮给您最深的感受是什么?
答:我作为满族的一员,且有宗室之后的背景,能见到有清一代的人物史迹如此这般地走遍千家,似应做弹冠之庆才是。可正襟而观了几部之后,我不禁心之渐沉。尤其是一股滥觞于港台的“戏说”之潮,“风风火火闯九州”之后,我只能摇头苦笑了。我曾反躬自问,这里是不是有什么“民族主义”情结?看到自己的近宗远祖被“戏说”得不成样子而气愤?细想也不是。“戏说”的可悲之处,便是只一味地以所谓“卖点”为祭奉,而完全摒弃了文化的自觉,放弃了哪怕一点点的发言欲望。也许是我迂腐,在这盛行文化快餐和梦幻加工厂的年头儿,还谈什么“发言的欲望”。人间固然不可无戏,否则无以缓解重负。但如将历史随意戏说,用一张轻松之网滤掉应有的历史告诫,会不会将我们这个未脱贫困和愚昧的国度,拉进一种无谓的愚人节般的狂欢呢?这实在是我不希望看到的。
问:作为清史专家,您曾应邀在若干部较大型的影视剧中做过历史和民俗方面的顾问。您认为现在的影视作品在表现清宫内幕时,最主要的问题是什么,如何解决呢?
答:最大的问题是理念。谈起有清一代,人们习惯于用“外族统治”一语蔽之。表现这段历史的作品往往也陷于此种观念,目光只盯着诸如宫廷斗争、朝野佚事等“显层面”,而忽略了对历史的一般性的关怀。
要解决这一问题,创作者们首先应将关注点放在“统治”上,要越过两把头、马蹄袖、花盆底等器物景观,进入一种具有一般性的历史关怀。创作者们应该意识到,他们要探讨的绝非仅仅是如何评价清朝某人或某事的题目,因而就不能只把这段历史作为一个可资搜刮轶事、寻找题材的对象,而是要着眼于传统文化长河,通过故事的形式,感受统治者对这片“皇天后土”的不可摆脱也无法摆脱的宿命。
另一方面对历史人物的定位与把握也是颇为重要的。从改朝换代的政治实用,到戏曲脸谱,再加上中国百姓好人坏蛋的习惯性分类,历史人物的定位一直是个难题。剧作者们如果放弃这种积习性的判断,只让人物的行为来说话,让他们生活在一个特定的历史环境中,做自己的事,说自己的话,那么,营造出来的将会是一种艺术的、贴近历史可能的真实。
问:影视剧之所以为“剧”而非“史”,必然会有虚构的成分。那么,您认为清朝乃至历史题材的影视作品应该如何做方可达到“艺术的、贴近历史可能的真实”呢?
答:影视剧是艺术品,仅有理念尚不足以构建,必要的编织是不可或缺的,“小说家言”的东西也少不了。不过,我虽自度有迂腐处,但倒还不至于向一部影视剧去讨“信史”,且不必说是几百年前宫禁中的私言密奏。几十年前的事又有几人能说个实在?仅我个人期望而言:其一,符合历史的走向,大的氛围真实,重要的历史事件不要任意杜撰;其二,人物的性格、人物的关系及其行为、语言不脱离历史的规定与局限;其三,寻找到一个大致可信且自成体系的语境,将观众自然地带进一个特定的历史空间,不至于游离于其外。